当前位置 > 观点 > 人文 > 文章详情
古典学与文明传统的价值传承
2024-11-06 作者:董波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06日 10版)

编者按

  什么是古典学,古典学具体包括哪些范畴,中西古典学有何异同,古典学如何成为文明互鉴的纽带……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在大会开幕之际,本报以专版形式,集中刊登6篇我国古典学学者撰写的文章,以飨读者。

  公元前5世纪,在中国、希腊以及其他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人类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巨大飞跃。孔子、苏格拉底等圣贤先哲开始有意识地思考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他们留下了奠定文明基础的思想和经典作品,影响着人类精神的发展历程。直到今天,人类文明的创新和进步始终受惠于古人的智慧与经验。每个时代,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是某种传统文化塑造的结果。

  每个时代都会遇到新问题与新挑战,面对当今世界遭遇的现代性难题,古代的伟大经典应当成为启迪我们智慧的源头活水。在西方,古典文明传承的脉络曾经中断,借助古叙利亚人的百年翻译运动,西方文明的火种才得以保存。在中国,我们也曾经把自己的传统文化视为社会进步的障碍,但中华文明的内在生机确保了它自身的传承不绝。古代的思想家不但是已逝的先辈,也应当继续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朋友,和他们的对话应当持续进行下去,这样才能确保人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古典学是在现代历史处境中对古代传统经典的整理、校勘、翻译、义理阐释与思想研究。古典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识读古代文本,还应当思古人之所思,理解他们的精神创造和价值观。只有把他们的思想成果当作活的经典,把古人当作可以对话的朋友,我们现代人才能够从古典学研究中获得最大的教益。

  古典学通过研究古代经典而对当今时代面临的挑战作出回应。现代世界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革新,人类文明的确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当代世界所面临的技术宰制、气候危机、地缘政治矛盾等问题则蕴含着文明冲突与失序的危险。如何激活古代文明中的智慧力量,以应对现代世界的文明处境及思想挑战,构成了古典学的当代价值,也是全世界古典学研究者所面对的核心课题。为此,我们应当尊重古人的智慧,扬弃片面的“进步主义”,打破“新的就是好的,旧的就是落后的”这一观念,以古典意识来弥补现代立场的缺陷。

  古典学虽然在18世纪末才在西方的大学中成为一个正式的学科,但从文艺复兴开始,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重新发现就在为西方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对古代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的大规模深入研究,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思想先驱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他们获得了思考的动力。可以说,数百年古典学术的积累,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命脉所系;现代西方文明的每一次自我修正,都离不开对其古典文明的深入发掘。

  中国古典学的发展是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必然要求。中国的传统经典源于先秦,其后经历了汉代的整理与考证,宋代的思辨与诠释,清代的考据与梳理,从而确立了中国古典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可以说,中国的经史传统汇集了古人最杰出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思考方式,凝聚了传统中国的核心价值。这一传统并未经历西方古典文明曾经遭受的中断,而是以不断焕发的新活力应对危机,体现了中华文明精神内核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以古典学传承人类文明是大学当然的使命与职责。近百年来的中国大学建制曾经遗漏了古典学,但若干有远见卓识的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正在积极弥补这一缺憾:在传统文、史、哲院系架构的基础上,或成立古典学研究中心,或组建以古典学为重点的研究团队,或在教育部备案自主设置古典学作为二级学科。可以说,中国特色的古典学研究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学术重心,将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特有的贡献。

  那么,应当如何在当下建设好古典学?古典学首先需要确立自己的核心目标与使命。古典学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完成文献的整理、校订与解读,还应当深入考察人类古典文明所确立的基本价值观,把传承高尚的文明价值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无论孔子、孟子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和希腊的古代哲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美德为核心的成人之道,他们强调通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来培养习惯、塑造人格,最终成长为道德完善的“君子”或“优秀的人”。我们应当跟随先哲思考幸福与德性、友爱与正义、理智与情感等人类的基本价值观,让古典美德转化为有益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力量。

  以传承文明传统中的优秀价值观为使命,古典学将有助于反思并完善现代世界。人类文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传统的生活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数字经济、通信技术,乃至人工智能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面对世界和联系彼此的方式。技术文明在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的人文传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于经典传承的文明认同面临瓦解的危险,甚至经典本身也在后现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下变成了一个可疑的概念。经典何以是经典?经典所传达的价值观是否能够阐发对现代世界的反思性批判?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古典学需要成为人类现代性的一面镜子,深入思考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为应对现代世界的难题与挑战提供古典的思想资源。

  古典学实现价值传承的途径必然要立足于教育。古典学不仅仅研究经典,也传授经典。我们希望经典的价值在新一代学生中得到发扬,让年轻人亲近经典,阅读经典,得到古典心性的陶冶。这样的古典教育并不仅仅是智性的教育,它同时是一种内在的情感教育。同时,古典学研究一方面必须以扎实的语文学训练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总是指向文本所蕴含的义理问题,需要对经典作品提出深入的诠释与理解。古典教育应当激发生活的意义感,“尊德性而道问学”。只有这样的古典学才能够培养出“兼通中西之学,于古今沿革,中外得失,皆了然于胸中”的新时代栋梁之才和文明担纲者。

  通过价值传承,古典学的长远目标是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古典学应当扬弃文明的界限,从仅限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学到面向世界的古典学,从“小古典学”拓展为“大古典学”。这样的古典学尊重古典文明价值的多元性,鼓励古典文明研究的交流互鉴,将大大丰富古典学研究的范畴与内容。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各古典文明的历史文化和经典文本的丰富内涵,在多元、包容的文明观视野中,通过更整全的古典文明研究,探索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我们应当以古为鉴,在继承人类文明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努力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形态。

  古典学是现代世界对文明传统加以研究和传承的学问,它承载着其所属文明的特质与价值,维系着受其滋养的民族身份认同,也构成了人类文明相互理解的深厚基础。如果我们舍弃了古人的智慧,忘记了文明的传承,就会“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自大而孤独的现代人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今的时间是相同的,但时间中的人是变化的,今人与古人的生存处境已产生了极大的差异。人类文明在取得巨大的进步的同时,也会遇到每个时代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古典学应当回溯人类文明传统,推动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古典的智慧资源。我们应当与古人携手,让古人重新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让文明经典常伴我们左右,让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得到一代代的持守。

  (作者:董波 单位: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