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北京论坛(2024)国际关系分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分论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实践与理论”为主题,汇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与澳洲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分析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与人类的未来发展前景,深入探讨不确定时代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出席本次论坛的海外嘉宾有韩国崔钟贤学术院院长金裕锡、荷兰海牙外交杂志总编Jan Melissen、韩国前副外长Hyun Cho、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andall Germain、意大利都灵大学教授欧阳乔、德国歌德大学政治学教授Sebastian Biba、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贺凯、日本新泻大学副教授张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David Bulman、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Loh Ming Hui。出席本次论坛的国内嘉宾有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赵可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魏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杰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教授郑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球化和发展战略司经济事务官员王大为。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博雅特聘教授姜国华,社会科学部部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初晓波,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唐士其,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正毅,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张海滨,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材建设博雅特聘教授张清敏,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赫佳妮、徐沁仪、陈沐阳等出席论坛。开幕式由张海滨主持。
姜国华代表北京大学对本届分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国际社会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同时,他充分肯定了国际关系学院近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指出国际关系学院加强有组织科研,响应数智化潮流,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国际关系研究;拓展学科交叉,设立北京大学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推进智库建设,在咨询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在北大校内位居前列。他希望国际关系学院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深化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科走向世界。
初晓波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国际问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尤为关键。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本身也是中国学者探索自主学科体系的重要尝试,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应该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他回顾了命运共同体概念的缘起和发展,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方略、理念、愿景、目标,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起国,更需要思考“自律、自知、自省”的重要性。他感谢北京论坛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文明互鉴提供了宝贵的沟通对话平台。
唐士其代表国际关系学院向参会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全球化发展至今,已在事实上使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结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方案,基于中国传统“以和为贵”和“以礼相待”的核心思想,具体包括“恭、宽、信、敏、惠”五个方面。他期待通过本次论坛,参会者能够为应对全球治理变革、探索中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挑战集思广益,并希望中国的传统智慧能够为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丰富而有益的参考,成为我们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与思想的入口和实践指南。
开幕式结束后,分论坛进入第一场,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意义”。张清敏、Jan Melissen、赵可金、郭树勇、Loh Ming Hui、魏玲五位嘉宾先后围绕外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政治逻辑、中国话语权的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主题作主旨发言。王正毅主持会议。
分论坛的第二个议题为“中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王勇、张云、欧阳乔、沈雅梅、赫佳妮五位嘉宾先后围绕相互依赖与全球战略再平衡、全球南方的安全理念与全球安全治理、可持续国际合作的框架、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外交的关系、中国外交的近现代传统等作主旨发言。该议题的研讨由李巍主持。
分论坛的第三个议题为“外交沟通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孙吉胜、Sebastian Biba、贺凯、Hyun Cho、郑华五位嘉宾先后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中国在国际制度方面的角色转变、中美竞争对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联合国的作用、战略传播视角下国际话语权提升的路径等主题作主旨发言。该议题的研讨由张清敏主持。
分论坛的第四个议题为“中国与全球治理的变革”,谢韬、Randall Germain、David Bulman、朱杰进、徐沁仪、董昭华、王大为、陈沐阳八位嘉宾先后围绕中国在全球治理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性、中国在环境气候治理方面的领导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结构韧性、中国与全球发展金融:变化与挑战等主题作主旨发言。该议题的研讨由张海滨主持。
张海滨在闭幕致辞中表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盛会,在当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显著上升的国际关系大背景下,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治理等重大议题开展这样严肃认真专业的学术交流,共商全球治理大计,积极发挥学术交流和人文交流的稳定锚和润滑作用尤为重要。他代表国际关系学院对所有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北京论坛秘书处的大力支持和会务团队的精心组织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